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诸罗县学记         蔡世远
诸罗县学原在善化里之西茅茨数椽康熙四十三年
甲申凤山令宋君永清署篆诸罗因县署移归诸罗山
始就罗山议建丙戌郡丞孙君元衡摄县事建大成殿
棂星门戊子宋君复来署篆建启圣祠乙未遭飓风屋
瓦门墙皆圯今令君贵阳周侯怃然曰是吾责也是岁
十月兴工修庀破坏大成殿启圣祠则易故而新之又
建东西两庑以祀先贤先儒东有名宦祠西有乡贤祠

启圣祠之东建明伦堂西建文昌祠迤西为学舍以便
肄业棂星门之外周以墙榜曰礼门义路墙之外为泮
池皆前所未有也靡白金千五百有奇侯独肩之不扰
民丙申六月告成世远时应中丞雷阳陈公之招主鳌
峰书院吾友 陈君梦林
客游台湾周侯介陈君以书来
求记且曰诸罗僻居海外诸生观化聿新愿有以教之
也世远寡陋何知爰即鳌峰诸友相与 (第 26b 页)
乎特恨鼎元不能同至浙
西又将匆匆别去也黯然销魂潸焉出涕未知侍侧又
在何日敬书数语以送先生之行
  送 陈少林
游吴越序
(第 3a 页)
陈君少林
将游吴越鬻田质衣拮据百馀金以行
同学诸子追而送之邑之郊饯焉少间有执爵而言曰 (第 3a 页)
由学岂独男子为然哉余既幸郑母之为名
教光因书数语附焉时丙申又三月也
  台湾后游草跋
台湾后游草吾友 陈君少林
征帆三渡之作也其初渡 (第 14b 页)
 安溪先生云子厚不过因一时依附之失末路悔过
 迁善又有政事可称居一官则尽一官之职此乃君
 子人也岂徒文章与文公鼎峙哉全友 陈少林
亦云
 公此篇不为隐护而子厚心迹自见末段激昂旋折 (第 48a 页)
  重修漳州府志序
康熙庚寅春柏乡念庭魏君守吾漳余时在京师君以

治漳之政下询余曰夫正已清操抚民率属君之本所
学以措之治者无待余言也顾吾漳郡志自万历至今
阙百年矣此政事之大者非君莫可君慨然曰是吾责
也治漳三年政洽民和百废俱举君已得其山川户口
风土人情盛衰因革之大概余时守制家居谓余曰都
中所言今可行矣愿以相属余退而惨然不寐者久之
曰呜呼故老尽矣荐绅老成备知明季
国初之事者凋丧无馀余小子何知敢与斯役且吾漳

自百年以来兵燹频仍典籍散失守令将校尚有不能
纪其名况于乡曲里巷匹夫匹妇之微其孝义节烈乌
能家考而户按之也哉顾及今不修后将益难因与陈
君石民李君麟苍 陈君少林
汪君嘉仲等经始于癸已
四月君不惮搜罗不惜糜费凡九阅月用就厥绪甲午
春余以服阕入都人物赋役二卷未及定稿 (第 26a 页)
为民植福民心服且信焉故天亦信之三祈而
三应其偶然欤非欤诗以道性情且纪实也不必工要
亦本于诚而已
   陈少林
游台诗序
吾友 (第 14a 页)
陈少林
年未及壮随其族兄总戎公从戎闽粤间
既又涉江湖历吴楚寄寓黔中黔中举茂才第一旋游
国学归漳浦漳浦旧乡也时 (第 14a 页)
年三十馀矣从令君陈莘
学先生为讲经之会又应中丞张清恪公之招讲学修

书于鳌峰书院 少林
通书史娴经济至是又泽以宋儒
之书七试于乡不遇康熙辛丑五月台湾告警镇帅歼
焉副将以下或死或窜文臣逃归澎 (第 14b 页)
湖制府满公躬驻
厦门访求熟悉台湾事宜娴猷略者以币聘 少林
于庐 (第 14b 页)
少林
慷慨赴幕曰贼草窃无远略相吞并不难平也满
公曰子能为我涉波涛冒矢石亲从事于行间乎 (第 14b 页)
少林
遂行当是时满公居中调度提帅施公总戎蓝公分将
一万六千 (第 14b 页)
少林
以制府军师周旋二将间六月师克 …… (第 14b 页)
鹿耳门遂复安平镇大战七鲲身连破数十万众长驱
定府治 少林
与施蓝二公商善后之策而后告归满公
官其一子把总曰吾固知子淡于宦情也众咸为 (第 15a 页)
少林
称屈 (第 15a 页)
少林
曰吾何功哉控制调遣满公功也遣将先入
鹿耳门施公绩也大战七鲲身遂定府治蓝公力也且
吾以一书生提一笔管掉 …… (第 15a 页)
哉先是 少林
曾修台湾县志凡所忧虞规度先事而中
故满公知而聘之岁甲辰 (第 15b 页)
少林
重游台湾感旧兴怀作
忆昔长篇一首七律八首录寄京师示余余时与总宪
钱塘沈公同读而赞之曰忆昔即杜子美之北 …… (第 15b 页)
  王直夫诗序

余与直夫为总角交当是时直夫善诗余学为古文浦
中人贵耳贱目多轻直夫诗者余为之序以张之轻吾
文者直夫以诗弹之直夫诗旋见赏于令君陈心斋督
学沈心斋两先生名大沸余文亦不为当世巨公所弃
直夫以实著余亦窃盗虚声也直夫所为诗从近体入
沉郁雅健近所作古风乐府气味渊蔚意理蓄足其不
懈而力于古者耶余尝谓诗与文难兼诗中古与律又
难兼古称诗文并擅者唐昌黎韩公宋东坡苏公耳顾

二公文胜于诗古胜于律吾党 陈少林
蓝玉霖陈石民
陈非楚以文名者也作诗亦好古不喜律庄元仲李鳞
苍袁子楚及直夫以诗名者也作文用短节而不事雄 (第 16b 页)
畅就文而言传记与序论难兼 少林
优于传记玉霖长
于序论就诗而言子楚长于古元仲工于律陈李诸君
亦各有长今直夫善古律而兼之然则直夫所愿让 (第 16b 页)
  诸罗县学记
诸罗县学原在善化里之西茅茨数椽康熙四十三年
甲申凤山令宋君永清署篆诸罗因县署移归诸罗山
始就罗山议建丙戍郡丞孙君元衡摄县事建大成殿
棂星门戊子宋君复来署篆建启圣祠乙未遭飓风屋

瓦门墙皆圮今令君贵阳周侯怃然曰是吾责也是岁
十月兴工修庀破坏大成殿启圣祠则易故而新之又
建东西两庑以祀先贤先儒东有名宦祠西有乡贤祠
启圣祠之东建明伦堂西建文昌祠迤西为学舍以便
肄业棂星门之外周以墙榜曰礼门义路墙之外为泮
池皆前所未有也靡白金千五百有奇侯独肩之不扰
民丙申六月告成世远时应中丞雷阳陈公之招主鳌
峰书院吾友 陈君梦林
客游台湾周侯介陈君以书来 …… (第 1b 页)
  他斋记

他斋者吾友 陈君少林
之书室也属记于余余问之曰
吾子之以他名斋何也曰此他人之室也余赁而葺之
而居之故他之云尔余曰然哉 (第 19b 页)
少林
之意念深矣君子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之所志者大食与居皆倘来
之物也 (第 19b 页)
少林
岂仅为居室谋者哉其他之也固宜抑又
闻之陈仲举云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安用一室为 (第 19b 页)
少林
学识宏裕达于治体正而不迂通而不随使其得立朝
班必能献可替否垂勋竹帛使其居一官处一邑亦能 (第 19b 页)
补救一方泽及生民余交天下士多矣得此于人盖寡
今之以他名斋也 少林
其犹有四方之志乎惜乎吾力
微而 (第 20a 页)
少林
已将老也虽然君子之用舍不关于一人而
关于天下关于一人者荣身保家之士也关于天下者
用之则为世欣不用则为 (第 20a 页)
要鄙薄中人黠者难驭录录粥粥者又
无以自振顾安得尽如道泰者与之兴古砥俗哉使其
未死尹和靖徐仲车之流亚也 陈少林
余之畏友而道 (第 17b 页)
时胁驱所迫伏望严饬将士并移檄
施蓝二公约以入台之日不妄杀一人则武惠之仁风
复见于今永无虞诩朝歌之悔矣 陈生梦林
闻已招致 (第 6a 页)
  从宦无功已自羞,那堪别绪更绸缪!简书祗许三年住,去志难将十日留。重叠云山当客路,迷离烟树绕新愁。牵衣稚子痴于我,错把周侯作细侯。



   檨 圃   陈梦林(漳浦人)
  小圃茅斋曲径通,参天老树郁青葱。地高不怕秋来雨,暑极偏饶午后风。海外云山新画卷,窗间花草旧诗 (第 23 页)
  台邑志若干卷,嘉庆十二年(丁卯)会县详请嘉义县学教谕谢金銮续修者。三月开局,兼才以铨授江西长宁令,四月即奉檄卸学事;而志局既兴,不能中止,礼闱素志,又未忍遽乖,乃决意辞去。十一月甫竣功,自携副稿先退谷内渡请咨去。入都后,出稿就正,惟袁州辛敬堂助教(名绍业)商订为多。而退谷于是腊亦俸满,携初稿归,商于长乐老友陈道由(名庚焕)贡士。军志蓝鹿洲、 陈少林
附传蓝荆璞,从道由之说也。己巳,退谷补官南平,接辛敬堂阅本,愈加严慎,删繁补缺,并艺文为订稿卷数六。 …… (第 42 页)
  其从敬堂改易者,祥异由第五本移入第二本,与赈恤合。古迹移入第一本地志,寺观之岳帝庙等移入第二本坛庙,地志山水又添附胜迹一门。退谷书称敬堂有功斯志不少,即指此也。惟兼才既归绥安新任,得退谷书无虚月,而寄海外信则十不达一。薛司马未知退谷有订本、兼才亦未知司马锓板于姑苏,今两人已往,其书犹在;参校合一,责在兼才。窃谓古迹属本朝者,自宜入地志;若在未建置以前,敬堂固谓古迹有钦仰之意,不宜施于伪氏矣,则古迹不如分别胜迹、遗迹之为当也。移入坛庙之谢东山、张睢阳、韩文公,其事见于正史;如圣公庙、吴真人、临水夫人等,敬堂虽云实有其人,而事涉荒诞,不如仍置外编之为得也。第五本逸事二字,退谷云本之郁永河,敬堂谓「逸事者逸于正传之外」,卷中所载亦不合,则逸事当改为遗事。其列沈瑞等九人于寓贤,则由鹿洲、 少林
从寓贤改附荆璞传,俞荔一人不能成帙而移。然同一事遇难,沈妻列逸事、不列节妇,沈瑞亦不得列寓贤。凡此, (第 43 页)
稽。至于显微阐幽,尤致详慎。而谢丈澄心凝虑,讲是去非,宏众美之收、出独裁之见,有所论断,悉秉大义;与 陈少林
诸罗县志,后先同轨。第 (第 107 页)
少林
当立法简略之初,洞观事势,故规画以待诸后人;谢丈值俗尚奢淫之后,熟悉人情,故发明使追夫往制。其旨归稍 (第 107 页)
  一方擘画括全台,叙述何徒擅史才。添邑添兵关至计,他年筹海此胚胎。
     (周宣子(钟瑄)「诸罗志」,半成于 陈少林(梦林)
之手中。论半线以上,当增置城邑;及北路兵单汛广,营制宜更。后皆如其议。)
  发凡起例倍精严,谢郑同 (第 5 页)
  一方擘画括全台,叙述何徒擅史才。添邑添兵关至计,他年筹海此胚胎。
     (周宣子(钟瑄)「诸罗志」,半成于陈少林 (梦林)
之手中。论半线以上,当增置城邑;及北路兵单汛广,营制宜更。后皆如其议。)
  发凡起例倍精严,谢郑同 (第 5 页)
  凡此情形,久在洞鉴之中,而犹复缕晰上陈,诚以此事为安民而非徒恤番,为除害而非为兴利。职身历其地,及之而后知,仰体公忠体国,因不敢迎合见长,亦不敢瞻徇

畏事。昔 陈少林
嘉义县志云:或以为难而不肯为,或以为迂而不必为,其始为之甚易而不为,其后乃以为必不可不为而为之,劳费 (第 50 页)
  三、隐者林先生,名字、里居均不传。施家筑八堡圳,累年不成,先生授以方略;功成,谢以千金不受,佃人建祠祀之。诗曰:『先生无名字,不知何许人。折苇渡沧海,信脚自阳春。当时富民侯,延座列上宾。筑堤兴水利,指授如有神。功成不受赏,长揖辞金银。问名嗒然笑,再问言津津。天地我父母,埏垓我乡邻。不夷又不惠,能屈亦能伸。五柳非吾徒,角里非吾身。孤山梅花婿,乃我有服亲』。



  台湾流寓之士,若蓝鹿洲、 陈少林
之诗既载之矣。近代如谢琯樵、吕西村,皆有名艺苑。琯樵之画、西村之书,乡人士至今宝之,而诗皆少。琯樵名 (第 178 页)
 孙元衡撰「赤崁集」:[一0]

 刘献廷撰「广阳杂记选」:[二一九]
  陈梦林
纂「诸罗县志」:[一四一]
 周元文纂「重修台湾府志」:[六六]
 陈文达纂「凤山县志」:[一二四 …… (第 467 页)
八一~八二、[一0五]七五二、[一一三]五一五、[一二一]八八五、[一四0]五六0、[七三]四三九 陈梦林
 [一四一]二六九~七0、[七四]五八五、[一0五]七五四~五五、[一二二]二三、[一一三]五一八、 (第 500 页)
  台湾诗学之兴,始于明季。沈斯庵太仆以永历三年遭风入台,时台为荷人所据,受一廛以居,极旅人之困,弗恤也。及延平至,以礼待之。斯庵居台三十馀载,自荷兰以至郑氏盛衰,皆目击其事;著书颇多,海东文献推为初祖。清人得台,斯庵亦老矣;犹出而与宛陵韩又琦、无锡赵行可等结「东吟社」,所称「福台新咏」者也。当是时,台湾令沈朝聘、诸罗令季麒光均能诗,朝聘有「郊行集」,麒光有「海外集」、又有「东唱和诗」。荒裔山川,遂多润色。游宦寓公先后继起,若孙元衡之「赤崁集」、 陈梦林

宁之「游台诗」、范咸之「婆娑洋集」、张湄之「瀛堧百咏」,蜚声艺苑,传布海隅。而台人士之能诗者,若黄佺 (第 38 页)
  当是时,台湾令沈朝聘、诸罗令季麒光均能诗。朝聘有郊行集。麒光有海外集,又有东宁唱和诗。荒裔山川,遂多润色。游宦寓公,后先继起。若孙元衡之赤崁集, 陈梦林
之游台诗,范咸之婆娑洋集,张湄之瀛壖百咏,蜚声艺苑,传播海隅。而台人士之能 (第 98 页)